2008年5月6日 星期二

太極導引 - 景美道場教練簡介

教練紀連成自1985追隨太極導引創始人熊衛老師修學太極拳、太極導引至今,為熊衛老師親傳之資深入室弟子,多年來於熊衛老師門下研習太極拳楊式、陳式、郝氏、散手等,並有十多年教學經驗:
太極導引教練 紀連成 教學經歷

1994-1997 性命雙修協會
1996-1997 太極導引文化研究會 第三屆 常務理事
2000-2002 太極導引文化研究會第一屆 教練團召集人
2001-現任 太極導引景美道場教練
2002-現任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太極導引兼任助教
2003-2008 太極導引文化研究會 第六屆 第七屆 理事長
2004-現任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大學部太極兼任助教
2007-現任 肢體音符舞團太極導引指導教練
2009-現任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大學部太極導引中階兼任助教

現任
太極導引文化研究會顧問
太極導引文化研究會資深教練


鬆柔鬆透,守一入靜
出身大師熊衛門下的「太極導引」教練紀連成,站在教室前端,背向著學生練習放鬆的基本功。「鬆心、鬆身、鬆沈,」紀連成教導學生,從頭皮開始,一吋吋宛如水桶漏水般,將緊繃體內的壓力緊張慢慢釋放出來。學生們鬆腰落胯,斂目凝神,偌大的教室裡全無聲響,敏感一點的人卻可以隱隱感到指尖麻脹,體內的氣流轉,和空間裡的氣交感共振。
紀連成穿著寬鬆的運動服,示範太極導引的基本功「垂直升降」。只見他一面前傾一面緩緩上舉雙臂,在面前畫一個弧形後收回胸前,同時上半身保持垂直,雙腿慢慢平穩下沈,直到臀部將將觸地,腳掌卻始終緊貼著地板;調息片刻,然後收腹、提會陰、提氣到丹田,身體又緩緩升起;途中還要再收放兩次,將氣進一步從丹田提到胸口,再沿著脊柱帶動身體上升。
「要練基本功,吃苦是第一要務,」紀連成回憶二十多年前初學太極導引,「垂直升降」一做就是兩百下,站樁一站半個小時,第一天就瘦了2公斤。反觀這裡,短短12下,體質弱一點的同學已經手酸腳軟,落下不去也提不上來了。
相較於發展僅僅200年、強調力量外現的棒球,發展歷經600年的武當太極,在台灣開出太極導引的新頁,講究的是截然不同的沈潛力量。這套柔軟緩慢、絲毫不能著力的功法,強調養生怡性,藉由不斷的纏絲、絞轉、延伸、開閤,配合吐納與重心的虛實交錯,身體四肢運轉之際,經脈獲得疏通,五臟六腑也被自己體內鼓盪的真氣「按摩」得熨熨貼貼。
「太極發源以來,從來就是練功也練性。同樣的招式不斷鍛鍊,靜待量變產生質變,」紀連成說,練到最後「內外合一」,可以是孟子的「浩然之氣」,也可以是文天祥「正氣歌」裡的「沛乎塞蒼冥」,身輕體健,心平氣和,廓然無私,才算是得到了無上的太極心法。

本文摘自 台灣光華雜誌 2005年12月第006頁 (決戰新時代 ─ 基本功) 一文

沒有留言: